每当过春节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、墙壁上、家具上贴“福”字。那笔划粗犷、字体敦实的“福”字,写在一张张大红色的斗方纸上,有的旁边还印有云锦纹、双龙、寿桃、万年青、牡丹花等吉祥图案,看着是那么喜庆、那么有“年味”。
那么,为什么过春节要贴“福”字呢?
源于桃符和宜春贴
“福”字斗方其实是介于年画和春联之间的一种形式,而过春节贴“福”字的传统,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和宜春贴。东汉王充《论衡·订鬼》引《山海经》中说:沧海之中,有一座度朔之山,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,桃树的东北枝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,由神荼(shēn shū)、郁垒(yù lǜ)两位神人把守,对于害人的恶鬼,他们就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。黄帝据此创造了驱鬼习俗:“立大桃人,门户画神荼、郁垒与虎,悬苇索以御凶魅。”这在东汉应劭的《风俗通义·祀典》中也有记载。可见在汉代,每到除夕之时,人们都要在自家门前立桃人,门上画神荼、郁垒和老虎,悬挂苇索,起到“御凶魅”的作用。由于桃人制作比较复杂,汉代以后逐渐以桃木板代替,如南朝梁的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正月一日……造桃板著户,谓之仙木。”在桃木板上写上祈福禳灾的文字,或画上神荼、郁垒的神像,就成为了桃符。这种桃符至宋代时还流行,如宋代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引《皇朝岁时杂记》中记载:“桃符之形制,以长二三尺、宽四五寸的薄木板制成,上画以狻猊白泽之类,下书左神荼、右郁垒,或写春词。”唐末文人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诗句,后来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春联。宋人将桃符上画的门神改用纸印刷,演变为门神画、年画。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《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》就是宋代的作品。而将桃符上题写“吉祥语”的形式,改为在红纸上书写、印制,则是“吉祥语”(包括福字)斗方的前身。“吉祥语”斗方的形成还与宜春贴(或称宜春方胜)有密切的关系。宜春贴是立春日张贴的一种吉祥语。《荆楚岁时记》有言:“立春之日,悉剪彩为燕形戴之,贴‘宜春’二字。”唐代诗人韦庄《立春》中有“殷勤为作宜春曲,题向花笺贴秀楣”的诗句。这种原本在立春日祝贺新春时张贴的吉祥语,至迟至宋代就移用到春节了。宋代吴自牧所撰《梦粱录》卷六中记载:“岁旦在迩,席铺百货,画门神桃符,迎春牌儿,纸马铺印钟馗、财马、回头马等,馈与主顾……十二月尽,俗云‘月穷岁尽之日’,谓之‘除夜’。士庶家不论大小家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,换门神,挂钟馗,钉桃符,贴春牌,祭祀祖宗。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,以祈新岁之安。”这里说的“春牌”,有人认为就是“宜春贴”,因为春节在民国之前都只称元旦,元旦时张贴的东西不应称为“春牌”,“春牌”之称很可能就是从立春时的宜春贴移用而来。春牌上写什么内容?南宋周必大的《玉堂杂记》为我们透露了一些信息:“除日,更春帖、柱联、门额,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、一财二喜等字。”可见,南宋时可能就已经出现了题写福、禄、寿、财、喜的斗方了。
“福”字的演变
“福”字斗方能够在中国民间长期传承,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缘于“福”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。“福”字在甲骨文中是“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”的会意字,是古人祭祀活动的写照。在先秦时期,“福”特指祭祀用的供品,如《周礼·天官·膳夫》中有“凡祭祀之致福者”语,这里的“福”指的是“胙”(zuò),是祭祀之后众人分享的一种肉。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, 实物层面上的“福”逐渐朝着抽象意义上的“福”演变,产生了两方面的引申义:
其一是引申为“庇荫佑护”的意思。以丰富的福物祭供神灵和祖先,原本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食物,捕捉到更多的猎物,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;由此又逐渐地产生了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,“致福”成为人们希望得到神灵保护的行为。
其二是引申为“幸福”的意思。这也是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“福”。《礼记·祭统》中说:“福者,备也。备者,百顺之名也,无所不顺谓之备。”意思是福就是事事顺利,所需要的全部能达到。《韩非子》卷六中说:“全寿富贵之谓福。”我们常说的“五福临门”中的“五福”也在《尚书·洪范》中被提出:“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其中“寿”即长寿,“富”即富贵、富足,“康宁”指健康安逸,“攸好德”意为从善如流、修具好的品德,“考终命”指善终,古人认为只有行善好施的人才能善终。中国人所指的“福”的内容——个人的健康长寿、事业有成、平安顺利,家庭的和睦、生活富裕、人丁兴旺,社会的安定——大致便都包括在这五福的范围之中了。
“福”——诸事皆吉的总称,一遍遍写来总不厌倦。于是历史上有了无数版本的“百福图”,不同的书体、不同的书法风格,演绎不同的祈盼愿景,慢慢成了流传广远的吉祥图案。
公元1673年,19岁的康熙皇帝正准备为祖母孝庄太后庆贺六十大寿,谁知太后突染沉疴,太医也束手无策。孝顺的年轻皇帝查到上古记载有“承帝事”请福续寿之说,也就是说真命天子可以向皇天请福,为自己延寿。康熙遂斋戒沐浴,为祖母祈福,他要将一怀的祈愿和挚爱倾注在一个“福”字里,百福当中要挑哪个?才华横溢的康熙御笔落处,一个“新”字诞生了——左上角为汉字草书“一”,左下角为汉字草书“子”,右上角为汉字草书“多”,右下角为汉字草书“田”,合起来看是“福”,分开来读则是“一子多田”,细长的右半边又暗含“长寿”之意。这份诚挚而巧妙的心思果然没有落空,孝庄皇后豁然病愈,并安享75岁高龄。▲康熙御笔福字以“百福图”为底。孝庄太后“请福聚福”,康熙“送福得福”,此福被称为“天下第一灵验之福”。这个“洪福无边”的福字不单在书法上不落窠臼,也开创出一种“拆字”为书的方法。可惜三百多年来,这份睿智一直独一无二,直到新时代“平安福”诞生。黑龙江书法家吕国明所写的这个“福”字,左边“礻”部借鉴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草书“平”字,右半边“”部借鉴了书圣王羲之的“安”字,而整个福字中还蕴含一个草书的“和”字,与康熙御笔“天下第一福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笔势的会心一变,理解了书法的圆通之力;笔画的重新演绎,展现出汉字的生命活力,令人拍案称绝。
▲ 现代创意之“福”,它让千古流传的“平安是福”的祈愿成真。
做个有“福”之人是每个中国人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。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“福”字斗方,正是这种求“福”愿望和心理的典型反映。春节是一年之始,在这重要时刻,家中贴上“福”字,希望新的一年“福”气降临。而民间有关“贴倒福”来历的传说更是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心理:传说清代恭亲王府有个不识字的仆人,有一年过春节时把福字贴倒了,恭亲王福晋看到后大怒,要治这人的罪。反应机敏、能言善辩的大管家忙对恭亲王说:“王爷息怒,这是吉兆啊,福倒福‘到’,这不预示着王爷的大福大贵到了吗?”说得恭亲王转怒为喜,重赏了管家和那个倒贴福的人。后来,贴倒福便成了习俗。▲ 恭王府的“福”字许愿牌。摄影/林少波
将“福倒”谐音为“福到”,正是民间“讨口彩”的形式之一,这种语言的“巫术”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期盼,而在春节期间贴福字斗方,也正是这种心理期盼、求福愿望的物化表现。
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
CHINESE HERITAGE
中华遗产官方店铺 | 玲琅格
CHINESE HERITAGE
想收藏《中华遗产》往期的典藏过刊吗?
点击下图▼
进入官方店铺「玲琅格」
还有更多精美图书、文创等你发现!